南街街道地处晋城市城区的核心区域,辖区驻地单位、商贸企业聚集,是城区三产发展的“领头雁”。近年来,该街道立足实际、上下联动,创新推行“三级清单、三维赋能、三向发力”的“三个三”工作法,全面促进基层治理“增效提质”。
围绕街道、社区、网格三个层面,该街道制定职责明确的“三级清单”。街道层面,按照“面上全、线上清、点上亮”的标准,梳理形成基本履职清单109条、配合履职清单82条、收回事项清单32条,构建职责闭环;社区层面,按照涉农社区和城市社区进行分类,梳理形成包含党建工作、民主自治、社区服务等内容的共性清单9类24项,以及涉农事项清单10类28项,推动社区服务回归本位;网格层面,立足专职网格员“五大员定位”和网格员“九项职责”,优化形成12大类30项专职网格员清单,更好延伸治理触角。
从“强力量、强激励、强权限”三个维度,助力基层从“势单力薄”到“兵强马壮”。统筹工作力量,优化街道“一站两中心”人员岗位设置,调配社区助理,补充357名网格辅助员,同时推动“三新”组织负责人、律师、能工巧匠等多元社会力量进网格,积极参与社区治理;强化激励举措,将每个社区平均工作经费从10万元提升至15万元,并实施差异化分配。打通“网格员通过择优选聘成为社区工作者,社区工作者通过‘两委’换届或平时补选进入社区‘两委’,社区‘两委’通过区级择优选聘进入事业编制”的职业发展路径,提振基层干事创业热情。将奖励向社区倾斜,让基层干部“有奔头”“受尊重”;增强基层权限,在“街道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全区统一模式下,进一步将吹哨权下沉至网格。依托区委组织部“双报到、双包联、双服务、双评价”机制,对参与服务的驻地单位和在职党员进行有效调动。街道设物业管理办公室,社区设物业管理工作站,分别承接各项权限,有效强化对物业的监督作用。
从“谋发展、办实事、解难题”三个方向发力,夯实基层治理根基。立足商业发展基础,该街道持续在商贸服务业发展上深耕细作,聚力打造面向中原城市群的文化地标与旅游名片;升级社区党群服务阵地,提升改造11条背街小巷,构建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,着重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;靶向施策化解信访矛盾,建立系统机制整治物业顽疾,创新“五个一”工作法破解集体“三资”管理难题。
当前,南街街道正不断总结经验,巩固拓展“三个三”制度化成果,努力探索出一条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特色路径。 (山西日报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