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一个引擎一张网 三级平台联四方——城区全力打造全科网格建设样板
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晋城市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对全科网格工作的安排部署,积极探索“一个引擎一张网、三级平台联四方”的“1134”工作机制,着力打造全科网格建设“城区样板”。
党建引领,点燃基层治理“红色引擎”。按照“地理布局、区域属性、人员相熟、便于管理”的原则,在全科网格上建立党支部(党小组),构建起“镇(街道)党(工)委—村(社区)党组织—网格党支部—楼栋(村民小组)党小组—党员中心户”网格化组织管理体系框架。全区共组建网格党支部(党小组)518个,包括农村网格党组织155个、社区网格党组织363个,楼栋党小组568个,党员中心户2795个,将14463名在职、离退休、流动党员按居住地编入网格。
一网揽尽,建立“多网合一、一网统筹”的全科网格。“五类型”优化全科网格。划分普通网格518个、专属网格485个。按照高层一个单元、多层一栋楼、平房50户的标准,共划分微网格5068个。结合新建型、老旧型(院落)、单位型、城中村型、城郊型5种小区的不同特点,按照多层及高层住宅建筑、院落式住宅差异划分标准,考虑围圈场地、五小门店就近就便纳入普通网格管理,重新优化全科网格,拟新增网格349个,优化后网格平均户数均在300户1000人以内。“老中青”配强专职队伍。组建“总网格长+网格长+专职网格员+专业网格员+网格辅助员”的网格架构,组成“专职一格一员、专业一员多格、辅助一格多员”的治理团队。组建由“有‘两委’和网格员经验人员”“五老人员”和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”三类人员组成的“老中青”专职网格员团队。“一手册”晒出职责清单。按照网格员九大职责定位,将27个单位13大类42项事项纳入全区网格化工作准入事项清单,明确纳入事项、工作流程、办理时限、各级职责。
三级平台,打造信息互联互通的“神经中枢”。以“1+3+N+1500”模式为统领,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。“1”是依托山西省综治信息系统平台;“3”是纵向打通区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151个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中心;“N”是横向联通组织、生态环境、公安、应急管理、市场监管等19个专业信息网;“1500”余个企业微信网格联络群,联通网格内居民、企业、商户、机关。实行一般事项网格微循环和村级小循环,复杂事项镇(街道)中循环,重大事项区级大循环的“四循环”工作模式处置网格事项,实现“小事网格员即时办、急事格内商量办、大事分层分级办”,2022年共上报处置网格各类事项38740件。
四方联动,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。发挥村(社区)基础作用、镇(街道)核心作用、职能部门下沉作用、社会力量协同作用,建立“村(社区)+镇(街道)+部门+社会组织”四方联动机制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。三网互动,实现大融合。依托村(社区)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,整合派出所、法庭和物管会、业委会等多元主体入格,积极推进“警网融合”“诉网融合”“物网融合”,社区1名民警带领1名辅警加若干名网格员参与的“1+1+N”的“警网融合”工作模式全面融合形成;11个社区开展“诉前调解进社区”试点,73名网格员担任兼职调解员;113名网格员担任小区物管会成员,698名物业人员担任网格辅助员,有力推动了一大批疫情防控、文明创建、治安隐患、楼栋管理、环境卫生等问题的解决,把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。典型引路,实现大效益。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结合各辖区特色,加强探索创新,形成了南街街道“三四五六”工作法、西街街道“党建引领+网格作战”发力“无疫社区”创建、北岩矿社区“网格+组织、专职+辅助、要素+职责、议事+处置、考核+激励”、黄城社区“三步四有五大员”、东圣社区“五融合”等一批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典型,网格员服务群众的独特作用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肯定,真正打通了服务居民群众的“最后一百米”。(岳鹏)
(原文刊载于《太行日报》2023年3月15日第5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