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区共有133个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,党员 名。近年来,区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围绕“宏观指导、综合协调、政策制定”的职能定位,坚持抓重点、强规范、促发展,精准靶向施策,点燃非公经济发展“红色引擎”。
一、突出引领示范,激发“新动能”
围绕“抓点”“连线”“拓面”,深化“双强六好”党组织创建活动,培树了祥达、浩翔、恒光等4个省级和13个市级“双强六好”党建示范点;按照“行业相近、业务相关、地域相邻”的原则,创新组建孵化中心党支部,并在全市推广;深化商圈楼宇行业党建工作,在全市率先成立居然之家、国贸中心两个楼宇综合党委,推动南街街道建成全市第一家商圈党群服务中心,以点带面,推动辖区“两新”党建水平整体提升。
二、坚持建章立制,巩固“基本面”
创新工作机制,出台“两新”组织党建积分制管理办法,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党组织活动大展示大“PK”,组织“十佳”主题党日评选等系列活动,将考核评比结果作为评先评优、发展党员、拨付党建工作经费的重要依据,推动各“两新”组织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。此外,推行“一学一唱四对照五报告”和“三必三强六有”工作法,严格规范组织生活,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、实效化、长效化。
三、强化队伍建设,积蓄“源动力”
选派3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,通过“周联系、月走访、年考核”,帮助“两新”组织提升党建工作水平。常态化培训党建指导员和党组织书记,通过观摩学习、业务辅导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增强履职能力。深化党员骨干“双培养”工作机制,把党员培养成骨干、把骨干发展成党员,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“红色活力”。
四、着眼党建赋能,助力“新发展”
强化主动服务,组织18家区级职能单位成立“红桥”助企服务流动党支部,组团入企送政策促发展、送服务解难题,搭建起政企沟通、惠企服务、助企升级新平台。截至目前,共开展7期入企服务活动,为51个非公企业、社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近70条,在国贸楼宇党群服务中心试点设置“红桥”服务站,探索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新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