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我区东南部的洞头村,群山环抱,绿水相依。这个曾经静默的小山村,近年来,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以“红绿金”三色融合为发展路径,通过“五村联建、村企共建”的创新机制,走出了一条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差异化乡村振兴之路,将发展的成果写入了每一位村民的生活。
在洞头村,红色的传承不仅是党史馆、村史馆里静默的历史,更是初心小院里热烈的讨论。一场“庭院议事会”正在举行,村民代表、村干部与企业负责人围坐一堂,共同商讨冬季如何吸引游客、增加收入。而这,正是洞头将红色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。洞头村党建分管负责人李嘉诚说:“红色是洞头村的根与魂,更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核心抓手。我们构建了‘区-街-村’三级协同的组织体系,为乡村筑牢组织根基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将红色精神融入基层治理,创新推出了‘1+3+N’的议事模式,建立多层次民主协商体系,让红色基因真正在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”
秋日的洞头村景色宜人,处处彰显着绿色的生态基底,彩色步道沿村庄外围延伸,成为漫步赏景的好去处。村内古朴民宿为游客提供了静谧的居所,而生态采摘园则增添了田园生活的乐趣,二者共同构成了洞头村“静养”生活的重要部分,让市民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,感受到低碳循环的生态智慧。洞头村环境卫生分管负责人张思宇表示:“我们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理念,系统推进荒山绿化、河道治理、人居环境提升整治,厚植了绿色发展的根基。立足于此,我们正全力将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化为‘静心康养’的金字招牌,立志打造‘晋东南静心康养第一村’。”
红色精神与绿水青山,最终在洞头村结出了金色的发展果实。通过“五村联建、村企共建”,村子不仅实现了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的深刻变革,更呈现出农家乐、精品民宿、特色商业街、星空露营基地等多元业态,让振兴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。村民赵彩霞说:“现在村子建设的越来越好,很多外地游客专门来我们这里玩,我们家也开了农家乐,收入还很多,日子以后会过得越来越红火。”
“红绿金”三色融合的发展路径,翻开了洞头村乡村振兴的共富新篇章,这份在“千万工程”实践中生成的优异答卷,正成为洞头迈向更高发展目标的坚实底气。洞头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晓辉表示:“下一步,我们会继续在‘红绿金’融合上下功夫。一方面把红色研学做精,让文化内涵更厚实;同时把绿色康养做优,让生态环境和业态品质同步提升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会更注重发展的内生动力,通过深化‘五村联建’和‘村企共建’来培育我们的特色品牌,把洞头建设成村民安居、游客向往的美好家园。” (焦光耀 刘佳涛 马子新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