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多部门出台政策措施,关系你的工资、收入、权益保障……一起来了解下。
收入
就业
› 实施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。
› 要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,提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授信额度,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力支持就业创业,研究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。
› 推进实施岗位开发计划的重点方向。挖掘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;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新渠道;放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就业增量;围绕保障重点民生服务促进就业;拓宽劳动者城乡基层服务空间;提高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吸引力;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规模。
› 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,落实“两优惠三补贴”政策,就是贷款优惠、税收优惠和培训补贴、岗位补贴、社保补贴,兜住兜牢困难群体的就业底线。
› 加力营造就业良好环境。加强招聘信息审核;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;强化宣传引导。
› 全年开放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,畅通本地线上线下求助渠道,允许失业青年在户籍地、常住地、求职地进行求职登记。
创业
› 落实重点群体创业税收优惠和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,帮助创业者降低启动成本、减轻经营负担。
› 自主创业人员中符合条件的,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办法参加社会保险。
› 对贷款到期时继续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人,鼓励经办银行给予无还本续贷支持。
›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纯信用贷款、创业扶持贷款等业务,加大对创业主体金融支持力度。
› 优化“创业担保贷款+”业务流程,对创业担保贷款审核通过的可合并办理稳岗扩岗专项贷款,进一步提升贷款便利度。
› 将小微企业主、个体工商户等个人纳入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。
› 加大对创业失败者的扶持力度,建立必要的再创业指导和援助机制,提供劳动关系处理、社会保险接续等咨询指导服务,按规定落实就业服务、就业援助和社会救助等保障措施。
› 强化创业服务保障,将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纳入重点孵化项目库,提供创业培训、创业指导、创业孵化、政策落实等“一条龙”服务,提升创业成功率。
人才培养
› 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,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加强拔尖创新人才、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。
› 大力支持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。
›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,增加制造业、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。
› 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,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,推动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。
› 畅通人才评价通道。拓宽职业发展通道、畅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。
›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。提高人才待遇水平、完善人才津贴补贴制度、加大人才激励表彰力度。
› 完善人才津贴补贴制度。鼓励企业设立技能津贴、岗位津贴、带徒津贴等。
权益保障
生育
› 稳步扩大生育保险参保范围,多措并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。
› 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,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,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。
失业保险
› 继续做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保工作和待遇享受。
› 参加失业保险12个月以上的企业在职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,取得初级(五级)、中级(四级)、高级(三级)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,可按规定相应领取不超过1000元、1500元、20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。
其他权益
› 推动超大城市、特大城市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。
› 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依规设置招聘条件,不得发布性别、民族等歧视性信息,不得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信息,不得发布与岗位职责适配性无关的限制性条件。
这些群体有好消息
祝你“五一”快乐